峨眉三日禅:与父母共赴的云端佛缘
第一日·山门初叩
晨光中抵达报国寺时,朱红山门正吞吐着香客。父亲手持三炷清香,在千年楠木下驻足良久,树影在他藏青外套上流淌成水墨。母亲学着当地老妪,用峨眉方言与僧人讨教上香仪轨,那认真模样像极了备考的学生。寺外菜馆的雪魔芋吸饱鸭汁,颤巍巍夹起时,父亲突然说起我儿时偷吃供果的糗事,三双筷子在空中笑作一团。
午后清音阁的飞瀑溅湿石阶,母亲提着裤脚踩水,惊起的水珠在阳光下串成水晶帘。父亲架好三脚架等"双桥清音"最佳光线时,两位银发老人已在亭中相偎小憩,银杏叶悄悄落满肩头。
第二日·云中佛国
雷洞坪的晨雾将我们吞没时,父亲的白发与云雾再难分辨。缆车攀升时,母亲紧攥我手腕的力度暴露了恐高秘密,却在看见云海那刻化作惊叹。金顶的十方普贤金像前,我们仨的影子被阳光钉在云毯上,父亲突然朝佛光方向深鞠一躬——后来才知,那天是爷爷忌日。
傍晚舍身崖的落日将云海烧成琉璃火,父亲手机相册里,母亲剪影与霞光交融得恰到好处。雷洞坪的星空下,地暖烘着三人并排的鞋袜,母亲哼起年轻时采茶调,窗外偶尔传来积雪压断松枝的脆响。
第三日·下山回眸
黎明前的金顶寒风刺骨,母亲却执意解开围巾裹住相机保暖。日出那刻,她合十的指尖和佛像金身同时泛起暖光,父亲悄悄按下快门。纯阳殿的道士早课时,我们意外发现檐角悬着的铜铃,与三十年前他们蜜月旅行买的纪念品竟是一对。
返程高铁上,父母头靠头筛选照片,为每张图配上打油诗。当父亲指着某张模糊的云海照坚持"这是佛菩萨显灵"时,母亲翻白眼的模样让我突然明白——峨眉山最动人的风景,从来不在镜头里,而在这些拌着香火气的琐碎时光中。山没留住猴子,却留下了我们三人的脚印,在记忆的雪地上深深浅浅。
8.6
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