潭柘寺始建于公元307年,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,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刹,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,先有潭柘寺,后有北京城。寺庙的殿堂随山就势而建,错落有致,布局合理,鼎盛时期有房舍999间半,而故宫有房9999间半,俨然就是故宫的一个缩版。据传永乐皇帝朱棣修建紫禁城时,就是仿照的潭柘寺的格局。潭柘寺塔林中共有71座埋葬高僧的砖塔和石塔。潭柘寺背靠宝珠峰,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U字形环护。山体抵挡了来自西北方向袭来的寒流,使得这里形成了一个温润的小气候,因而景区植被茂密,古树、名木、佳卉数量繁多。潭柘寺坐北朝南,建筑群落可分为中、东、西三路。这里人文古迹颇多,镀金鸱带、金代诗碣、神奇的石鱼都是极为稀少的珍贵文物。中路建筑有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斋堂以及毗卢阁。东路建筑有方丈院、延清阁,以及清代皇帝的行宫等。西路有戒台(和尚受戒的场所)和观音殿等建筑。毗卢阁是高二层的木质结构建筑,登楼远眺,寺庙和远处的山景一览无遗。潭柘寺自建成以来游人不绝、香客云集、香火旺盛。自明朝以来潭柘寺就已经成了北京老百姓春游的一个不二场所。潭柘寺远离京畿,地处深山之中,因此交通诸多不便,但是也难当善男信女们纷至沓来,在历史上曾陆续形成了多条进香古道,从四面八方通向潭柘寺。这些古道有的是敕造的,有的是民间香会众筹修筑的,也有的是当地商号出资修建的。潭柘十景分别是平原红叶、九龙戏珠、千峰拱翠、万壑堆云、殿阁南薰、御亭流杯、雄峰捧日、层峦架月、锦屏雪浪、飞泉夜雨,而秋天的潭柘寺是最美的季节。